□高紅十
  馬年正月十五,筆者回延安過大年。一天忙完事情,電視臺小伙子請我吃香菇面。他說這面屬於大眾快餐,一來省事,端上就吃;二來不貴,一碗面十五元,筆者欣然同意。
  等面時,小伙子搶著從筷筒里撿筷子分發。問為甚?笑答,喜歡。分筷子能生女娃。不都想要男娃麽?我弟兄兩個,就想要女娃。自然接受並傳遞的民俗,令筆者感到溫暖。
  面上來了,人腦那麼大一海碗,高高挑起的麵條潤澤筋道,做澆頭的香菇肉頭厚,幾棵碧綠青菜好吃又養眼。連湯帶面吃下去(一般人吃不完),腦頂到腳趾全是暖的。
  小伙子說,香菇面最有名在南泥灣,那裡種的香菇好。筆者心中又是一動。曾經在南泥灣插隊三年多,印象南泥灣就是大生產的代名詞,三五九旅、老钁頭、開荒種地(南泥灣還種稻子)、自力更生等硬梆梆語系,何年有了香菇面,成了聞名延安的品牌,竟然一無所知。可見個人渺小,經疏緯稀的見識覆蓋不了三十多年的發展變化,和三十年後的日月光景。三十多個春夏秋冬季節流轉,理應有新鮮事物出現生長,不說替代,至少補充豐富南泥灣的整體印象。
  這下好了,有了香菇面,介紹南泥灣,不光有剛性的大生產,還有柔性的香菇面,前者歷史,後者當下,前者入腦,後者飽肚,互補著真實,編織著完美。
  香菇面吃完,喝了三碗面湯,理由,好喝太太——陝北話:非常好喝意思。
  (原標題:不僅大生產還有香菇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gruqcnvplug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